找到相关内容307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听闻经教应具之素质

    恶报的故事也是屡见不鲜的(善星堕落、郗氏变蟒)。由此可见,“恭敬”二字确实就是听闻经教的根本素质。   不唯汉传佛教如此,藏传佛教对于听闻正法、的要求更为显目。...量的修行,成就“修所成慧”。从修行止观或者禅定的角度来说,修所成慧才是正式的修行,是属于佛法里面的实践功夫。但若从整体的佛法修学的角度来看,听闻经教、思维正法、修习禅定等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641647.html
  • 略谈学与修

    华严、三论诸宗,皆可称为解门。无论是学解门还是行门,想得到利益,都必须要依止善知识,经中告诉我们“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,,法随法行”。在我们没有具备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况下,亲近善知识,听闻正法是...通过自身实际的修行功夫去体悟,去验证。  佛法以教、、行、果这四法为体。教是世尊一生中所说的一切真实教诲;是字字句句都依真如实相这个道理而说的;行是依佛之教法,真正去实践,落实;果有修即有所得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949428.html
  • 人生四相

    为广大的所缘境,多闻熏习,,学习摹仿,才能集积福慧资粮,才能生起法住、加行二智,才能成就根本、后得二智,乃至成就无上菩提。否则,若偏离圣教,甚至不用圣教的话,必然要堕落在非常危险的自见取中。十...刹那刹那不断运动,水流注,不曾暂息,遂尔便能维持本识自相、因相、果相三义不失,而得成其功能不灭。另外,诸识生时,必带心所种与之俱起,以为助伴,总别各缘。在缘境时,由于邪意力的关系,以及分别我法二执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850417.html
  • 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

    佛法》中说:“到了这个时候,……依天乘行果(天国土的净土,天色身的密宗)是要被谤为迷信神权的,不惟不是方便,反而成了障碍了!”这些话是大师晚年游化锡、缅各地回来所的论断。说修行以实现净土为归是向往,但同时强调“亲近善士,听闻正法,(思惟),法随法行——四预流支的学修实践,作为成佛基础,以同时利他为导引,要有菩萨化人为本的大悲精神”。“人生佛教”是大师倡导改革的重点之一。所倡“非鬼化”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1253395.html
  • 一代律学沙门——义净

    反切,分别发声的长短轻重,弹舌音借字则加口旁(见《佛说大孔雀咒王经·前方便法》),又对二三合音之字,选用适当字音,也能曲尽其妙。译义方面,指出旧译应正翻寂因(见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),以及《...因而时有生涩欠畅之处。只是他对于梵语音义的翻译极其认真,常于译文下加注以分析说明,并着重订正译音、译义,以及考核名物制度。译音方面,除分别俗语、典语(说明和尚是印度俗语,非是典语,梵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00156226.html
  • 六门教授习定论

    ,谓缘此境永得出离,必趣於涅槃清净也。   第四门正依。由前三门各种因依,以总说修定之正依,不外佛言“多闻熏习,”而已。比可用三种圆满具足诠表:一师资圆满,二所缘圆满...,於比意言上思惟,谓之寂因。又唯此思惟最为合理,故亦谓之。得此意者,为圆满。具备三种圆满,定学之依,乃称完善,故谓之正依也。是三圆满,与前三门相应,盖前为准备,今则圆满耳。   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4.html
  • 从人身难得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

    内容,也是般若的正方便,佛曾以:“亲近善士,听闻正法,,法随法行”4,说是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,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。在大乘教典也有十法行,这些无不开示闻、思、修之善巧方便;从闻而思,从思...从人身难得谈亲近善知识的重要  圆昭  “佛法难闻,良师难遇,人身难得,诸根难具”1,这样的偈文在佛经上常见。“人身难得”,在佛经中有令人慨叹的形容;《阿含经》的瞎龟喻2;“佛法难 闻”在经中也有...

    圆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5168120.html
  • 摄论大义

    所知相一分。盖依境起行,仗因得入,能入正入,入  唯识性故。能入之具,为闻熏习种类所摄似法似义  有见意言。所方便,为四寻思及四如实。行者所依法门,  即在于此。离此法门即无悟入之资。吾人欲求...菩萨造论,圣言为量,正理为依,由  教及,是称了义。摄论所知相云﹕若有欲造大乘法释,略  由三相应造其释,一者缘起,二者从缘所生法相,三者由说  语义。盖缘起为一切诸法生起之因,故论本云﹕谓诸菩萨于...

    王少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3270920.html
  • 天台与净土

    成为第二个上帝,只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或者是子民。安拉亦如是。   佛教只要我们去修行,依法而住,亲近善友,,开发如来藏的净因,即能成佛果。   妙法身为正因佛性的开发,慧身即般若德为了因佛性...:一、即佛。二、名字即佛。三、观行即佛。四、相似即佛。五、分证即佛。六、究竟即佛。此六以明位次之深浅。即明当即是,初生之孩子,其相貌形如同父母,但力则大相悬殊。不得谓孩子非人,即又不可说人无佛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2882122.html
  • 略述隆莲法师的僧团教育实践

    落入名言。如何指导当今修行人走上正常修行正路?《大乘庄严经论》云:“要先求多闻,方能,依意乃生修所成慧,断除烦恼,证解脱果。”对此隆莲法师主张修学佛法的人要多闻...当成佛为要旨,使学人树立修行信心和目的,以成佛为自身追求的究竟归趣。为引导学僧了达自心,认识自己本来面目,学院开设《大乘起信论》。学人若能、思维修习则定证无上佛果。正如《大乘起信论》云:&...

    释果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846082.html